12个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启示录中国应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近日,四川省凉山州政府安排财政资金66万元,对年12个地灾成功避险典型案例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为强化保障,凉山州制定了《凉山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奖励与问责办法(试行)》,设置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对在成功避免因灾人员伤亡的典型避险案例和在地灾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基层防灾单位、个人进行奖励。该州将每年地灾成功避险奖励纳入财政预算,州本级财政每年预算50万元,专项用于汛期地灾成功避险奖励,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地灾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报对上述12个案例进行整理摘发。

01

人成功转移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滑坡

时间

年7月20日

地点

布拖县罗家坪乡爱国村

年7月20日1时48分,布拖县罗家坪乡爱国村村委主任俄地友拉在滑坡监测、隐患巡查过程中发现,安置点上方出现异常响动,立即电话报告乡政府主要负责同志。1时50分,罗家坪乡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村干部将受威胁区的32户人转移至安全地带。2时40分,安置点上方滑坡体大面积滑动形成滑坡,造成12栋房屋被埋。由于转移及时,该村避免了19户人因灾伤亡,避免经济损失万元。

启示

此次滑坡发生前的7月2日,安置点出现边坡垮塌迹象,布拖县及时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到现场踏勘,罗家坪乡临时确定了3名监测人员,并明确预警信号,指定临灾避险路线和避险场所,于7月3日白天和晚上分别组织开展了1次避险演练。7月20日,灾害发生后,乡党委、政府果断启动应急预案,督促基层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通知到各村、组地灾隐患点,快速组织受威胁群众提前撤离。因为关口前移,当地成功应对了此次灾害。

02

人成功转移44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滑坡

时间

年8月2日

地点

木里县白碉乡呷米坪村

年7月30日16时57分,凉山州地灾办发布木里县地灾气象风险二级预警。7月31日和8月1日下午,凉山州地灾办要求各县市压实地灾防范责任,提前采取防范措施。8月2日8时,木里县白碉乡监测员苏采莫发现监测点有滑坡迹象,立即报告乡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乡、村干部立刻组织村民转移。8时10分,受威胁区63户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11时30分,白碉乡呷米坪村麦架坪组发生滑坡。由于转移及时,该村避免了10户44人因灾伤亡,避免经济损失50.32万元。

启示

年7月中下旬,白碉乡各隐患点组织了地灾演练和培训。灾害发生后,县、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督促基层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通知到各村、组地灾隐患点。乡党委、政府果断启动应急预案。监测人员对监测预警工作认真负责,并能正确熟练掌握巡视、监测、预警预报方法,研判灾害发生的趋势,做到灾情发生前,快速组织受威胁群众提前撤离。

03

51人成功转移40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泥石流

时间

年7月25日

地点

甘洛县里克乡乃托村

根据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年7月25日17时23分,甘洛县地灾办电话通知里克乡,要求加强巡查排查和值班值守等工作。里克乡接到降雨量达到暴雨级别的信息后,及时通知各村做好宣传和主动、提前避让工作。19时26分左右,乃托村党支部书记热达子见降雨量特别大,可能发生泥石流,立即组织石尔拉达沟危险区内7户40人和中铁十局搅拌站的11人转移避让。20时30分左右,石尔拉达沟发生泥石流。由于转移及时,该村避免了7户40人因灾伤亡,避免经济损失万元。

启示

里克乡曾于年对石尔拉达沟实施了泥石流治理工程,修建了拦挡坝和单边防护堤,工程运行效果良好。年该乡遭遇“7·25”暴雨,在泥石流夹杂大量石块的情况下,拦挡坝起到了拦挡作用,部分护坦损坏,单边防护堤起到了疏导和拦挡作用,对降低灾情损失和人员及时撤离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通过不断组织地灾宣传培训,当地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

04

人成功转移35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泥石流

时间

年7月25日

地点

甘洛县尼尔觉乡牛吾村

年7月25日16时36分、44分,凉山州、甘洛县地灾办结合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测趋势,发布了地灾气象风险二级预警。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18时50分,甘洛县地灾办电话督促尼尔觉乡做好防范工作。接到降雨量达到暴雨级别信息后,尼尔觉乡乡长瓦扎拉基及时组织工作人员于20时10分左右赶到牛吾村,会同村干部组织26户人转移避让。20时55分左右,牛吾村阿呷以的沟发生泥石流。由于转移及时,该村避免了8户35人因灾伤亡,避免经济损失万元。

启示

在应对此次灾害过程中,凉山州、甘洛县加大会商调度力度,指导、督促各方落实防灾减灾工作。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会商联动,实时发布预警短信,通过电话抽查、巡查排查、监测预警等方式,切实将地灾防范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尼尔觉乡及时响应,根据气象信息及现场实际,临灾处置果断,避让措施到位,人员撤离及时,灾后妥善安置疏散群众,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

05

62人成功转移32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泥石流

时间

年7月7日

地点

木里县项脚乡项脚村黄泥巴沟

年7月7日19时10分,木里县项脚乡项脚村干部、监测员龚取生发现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他预感一场大暴雨就要来临,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于是提前发出警报。村干部、监测员和项脚乡民兵立即挨家挨户通知群众转移,于19时30分将15户62人全部转移至乡政府旁的集中避险点。19时40分,项脚村黄泥巴沟发生泥石流。由于转移及时,该村避免了7户32人因灾伤亡。

启示

年,凉山州多地发生森林火灾,其中木里县过火面积大,次生隐患多。该灾害点受“3·28”森林火灾影响,泥石流沟域内堆积大量火灾形成的草木灰和残留树木,州、县领导高度重视过火区次生地灾防治工作,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全面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加上不断组织地灾宣传培训和前期项脚乡多次发生泥石流灾害,乡、村干部和当地群众都对泥石流的危害有了深刻认识,思想上更加警惕。

06

人成功转移30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泥石流

时间

年6月23日

地点

西昌市安哈镇响水沟

年6月23日,凉山州自北向南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18时,西昌市地灾办向各相关乡镇、社区发出地灾预警信息,并给所有隐患点监测员打电话,通知加强监测预警与主动避让。19时左右,全市开始下雨。20时,安哈镇组织响水沟2、3号泥石流隐患点威胁区的户人提前转移至安置点。21时30分左右,2、3号沟发生泥石流。由于转移及时,当地避免了5户30人因灾伤亡。

启示

州、县、乡、村、组、点六级防灾责任体系联防联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一周一会商、一周一轮查等制度,狠抓地灾防治工作落实。市政府和州、市自然资源部门先后邀请或委托7支技术队伍进行前期隐患排查,专门安排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驻守安哈镇,进行全覆盖隐患排查,详细掌握隐患情况,细化防灾措施。乡镇、村干部及监测员对监测预警工作认真负责,能研判灾害发生趋势,果断发出预警信号,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避让。

07

58人成功转移23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泥石流

时间

年8月18日

地点

甘洛县黑马乡一铁阿莫村

年8月17日开始,甘洛县遭遇强降雨,地灾风险高。8月18日2时7分,甘洛县黑马乡党委书记施业忠结合相关预警信息、现场巡查情况及平时培训的地灾防治知识,判断一铁阿莫村三组巫子阿且可能发生泥石流,组织乡政府工作人员会同一铁阿莫村党支部书记木呷什达、村委主任阿木布铁、三组组长阿木铁日及监测员杨雪利,组织危险区内23户58人转移避让。6时左右,发生泥石流。由于转移及时,该村避免了9户23人因灾伤亡,避免经济损失万元。

启示

年8月17日下午,四川省、凉山州召开了视频调度会商会,对地灾防治提出明确要求,全方位加强抽查力度,切实抓好值班值守,严防脱岗离岗,切实抓好疏散转移安置工作。甘洛县、乡、村、组、点及时落实相关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配合,合力完成了此次避险工作。

08

人成功转移35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泥石流

时间

年9月15日至16日

地点

会理县六华镇岔河一组

年9月15日至16日,会理县六华镇遭遇持续降雨,地灾风险高。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会理县综合应急值班室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六华镇党委、政府于9月16日凌晨发动村组干部,提前组织群众转移,及时将位于坡脚、沟口、河岸边等危险区域的21户人转移至镇政府及村委会。9月16日4时40分,受短时强降雨影响,六华镇境内发生群发性泥石流,其中,六华镇岔河一组1号、2号、3号沟同时发生泥石流。由于转移及时,当地避免了5户35人因灾伤亡,避免经济损失万元。

启示

会理县隐患巡查排查、建立预案、宣传培训、避险演练、值班值守、监测预警等常态化工作基础扎实,在督导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各乡镇、街道和矿山、在建项目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时整改、落实到位。六华镇严格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村干部、监测人员责任心强,主动提前组织群众撤离,并做好了避险安置管控。

09

45人成功转移16人避免因灾伤亡

类型

滑坡

时间

年9月16日

地点

宁南县竹寿镇横山村

年9月15日下午,宁南县地灾办根据凉山州地灾办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通过县地灾防治QQ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