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殇
十年前的今天,一场波及了半个中国的地震,震区气象部门受到重创。不愿回首悲伤的往事,但那些在震区坚守岗位、徒步上报灾情、手写气象专报的往事,我们都记录了。
1
一个瞬间,家就没了。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们记录了那满目的疮痍。
地震后的理县气象局、青川气象局职工宿舍、德阳气象局办公室、北川气象局。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2
救援和工作并序,伤痛和希望共存。
气象英雄,我们忘不了那些岁月。
杜铭:一份手写的天气预报
37岁的青川县气象局局长杜铭组织单位职工和家属安全转移后,在余震不断中,不顾阻拦,冲进摇摇欲坠的办公楼,只为了抢出纸和笔。他利用前期气象资料,结合观测值分析,制作了青川县第一期抗震救灾专题报道。
刘胜:独闯鬼门关
39岁的北川县气象局局长刘胜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徒步外出寻求救援。他使劲挣脱11岁女儿的手,大步向山外走去。身后,女儿哭喊声嘶力竭,他的泪迎风长淌。终于在傍晚七点多,他满身灰尘,满脸鲜血,赶到绵阳市气象局,成为从北川灾区上报灾情的第一人。
付如友:关键时刻不顾生死
汶川县气象局局长付如友不顾一切地跑向已经部分震塌的办公楼,他想去拿卫星电话。妻子拽住他,“女儿在学校生死不明,你不去寻找,却要到办公室去送死,值得吗?”“我是单位领导,关键时刻怎么能够离开?”他掰开妻子的手,冲进办公室,可惜的是,卫星电话已经损坏了。
杨瑞珍:徒步穿越生死线
52岁的阿坝州气象局党组副书记杨瑞珍,一个患有白内障、腰椎和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藏族女干部,不顾山体塌方,徒步4小时,走到理县。他们一行一边躲避飞石,一边小跑,在巨大的山体滑坡面前,一个小伙子拉住杨瑞珍,虽然躲过了,但他们重重摔倒在地,杨瑞珍的腿鲜血直流。当她一瘸一拐走向县气象局职工时,大家久久说不出话。
杨友树:用生命换取观测资料
49岁的汶川县气象局观测员杨友树,被转移走后,一个人悄悄返回县气象局——太阳落山,该换日照纸了。他小心翼翼地走上满是裂缝的办公楼顶,取回日照纸。当他把日照纸交到业务股长何国平手中时,大家都沉默了。“你该为两个娃娃考虑考虑,万一你有个好歹,我们一家人咋过?”老伴泪流满面。“我哪会轻易就死。”老杨嘟囔着。第二天,瞒着大家,他又悄悄去楼顶取回日照纸。
灾区气象工作坚守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气象信息从灾区发出
气象人从来就没有畏缩过
他们在每一次重大灾难前
做好了自己
哪怕自己身处危险之中
3
不在前线,胜似前线。不光是你们,全国气象人永远难忘。这些我们都记下了。
各地心系灾区图片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各地气象人抗震救灾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4
地震平息了,堰塞湖、疫情考验来袭。这些,你们都挺过来了,我们也都记录了。
堰塞湖抢险
上下滑动
查看堰塞湖除险详情
距离北川6公里唐家山堰塞湖水节节上涨,5月24日,距离堰顶最低处米仅有29米距离。四川省气象局派出应急车,开展救灾应急气象服务。
防雷
上下滑动
查看防雷保障详情
给震区帐篷防雷是气象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搜救失事飞机气象保障
5月31日,一架直升飞机在执行运送任务途中因低云、大雾和强气流,在映秀镇附近失事。在搜救过程中,四川省气象局和阿坝州气象局组成气象服务保障小组。阿坝州气象局长王锡良的父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但他主动承担搜救向导任务,战斗在搜救前线。6月10日,人们终于找到失事飞机残骸。
防疫情
向上滑动阅览防疫请报道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5
作为记录者,我们曾去前线。十年过去,我们仍和你们在一起。
中国气象报记者在现场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一线记者当年发回的手记
向上滑动阅览
千言汇入那句——
“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完)欢迎分享转发
团好久不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