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铜千年甲天下牯牛万仞雄乌蒙美名东川

05:01

美名:东川区

东铜千年甲天下,牯牛万仞雄乌蒙

美丽云南第三季「精选版」《美丽云南》第三季|美名:东川区|云南省地方志出品#美丽云南意象万千#

车水马龙,日复一日,巍巍牯牛山毅然矗立,缤纷的红土地随季节变化,展示着自己的色彩。

千年铜都东川,如今焕发着新时代的光彩。

东川美景航拍

自然风貌

东川区位于昆明市最北端,地处金沙江下游川滇两省四地六县(区)交汇点。

东川区总面积.09平方千米,小江和金沙江流经境内。以小江为界,东侧为乌蒙山系,最高峰“牯牛寨”海拔.米,西侧为硔(方音读gǒng)王山系,最高峰“雪岭”海拔.1米,为“滇中第一峰”,造就了东川区高山深切割的地貌特点。

牯牛山

轿子山不仅有“滇中第一峰”——雪岭,也拥有以攀枝花苏铁、喜马拉雅红豆杉、林麝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年4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沿革

玉碑地古人类居住遗址和青铜冶炼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东川在多年前就进入了青铜时代。

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5年),置堂狼县,至今已有多年的建制史。唐大中十三年(公元年),南诏地方政权建立,设东川郡,“东川”一词自此记入史册。据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考证,东川得名是因为地处“会川(今四川省会理县、会东县)以东”而得名,意思是会川东面的高山大川。

《东川府志》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年)设东川军民府,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年)改称东川府。年废东川府,辖地析设会泽县、巧家县。年12月由巧家县析出汤丹、落雪、因民等地,成立东川矿务局。年4月成立省直辖的东川矿区人民政府,年8月将原属会泽县的新村、拖布卡等地划入。年10月20日,设立地级东川市。年2月,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县级东川区,由昆明市辖。年,东区辖6个镇1个乡2个街道,10个村委会、9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61万人,彝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在这里世代安居。

红色火种

年,中共东川中心县委在新村聚集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活动,拉开了东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东川区革命遗址

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长征经过东川,东川树桔红军渡成为中央主力红军巧渡金沙江的三大渡口之一。年6月,东川成立了“会(泽)巧(家)边区解放委员会”和“会巧边区游击大队”,较短时间内解放东川全境后,又派出部队帮助解放了寻甸、嵩明、元谋等周边县域。年,东川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

红色大地

东川区花石头村的东川红色土壤,有"上帝遗落人间的调色板"之美称。

温暖湿润的环境把泥土中的铁元素氧化,被太阳晒干后随着时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线条流畅、场景大气、天象万千。

东川红土地

轿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特征明显,年前,南诏王阁逻凤仿效中原皇帝封五岳之举,封之为东岳“木尼白”。万亩杜鹃花海、高山天池、七彩瀑布及奇特的冰蚀地貌共同构成了东川雪岭“滇中第一峰”的绝世美景。东川的泥石流地质景观独特,是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科考圣地,也是汽车越野等赛事的天然赛场。无论你是喜爱恬静的风景,还是追求刺激的运动,都能在东川领略到别样的美。

山巅云海

天南铜都

除了美景,东川还蕴藏着丰饶的矿产资源。《东川府志》记载“滇蜀之间,富产五金,东川为最。”在东川,铜、金、铁、磷、铅、锌等矿产储量丰富,尤以铜矿著名。明清时期,东川是朝廷铸币的最大原料原产地,“京局鼓铸之供,东川为最。”乾隆帝特赐“灵裕九圜”匾,褒奖东川对中央王朝所作的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将东川铜矿建设列为“一五”计划个重点项目之一。东川成为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获得“天南铜都”美誉。在“全国支援东川”的号召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复转军人齐聚东川,展开了浩浩荡荡的“万人探矿”工程,为东川铜矿开采奠定了基础。

蕴含丰富铜矿资源的东川土地

滔滔江水阔,翻涌起波澜。如今的东川,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明确了东川城市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正按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川滇综合交通枢纽、滇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阔步前进。未来的东川,定将是充满活力、大有希望的东川。

东川红土地航拍风景

-《美丽云南》第三季-

-以影像存史-

-秒懂云南三千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