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0102/4549494.html
假期照例是往阿坝州一线走去避暑。桃坪羌寨、甘堡藏寨都去过好几次了。这次我们另辟蹊径,去一个不太为人知道的古羌寨,木卡羌寨。
木卡羌寨被称为“悬崖上的羌寨”。从成都出发,上成灌高速,再上都汶高速,继而上汶马高速,在薛城桃坪出口下高速,往理县方向行驶一段路,远远的看见对面阳山绿树环绕中有层层叠叠的羌族石头民居。再往上瞧,半山腰还有许多依山而建的石头房子,造型美观而奇特,还有一座羌碉耸立在山坡上。这就是离桃坪羌寨五公里左右的木卡古羌寨。
要说古羌寨有多古,当地的羌族人都说不清楚。只知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年5.12地震后,村民大部分都被政府搬迁到了山脚下的河坝居住,山上的房子也舍不扔,有的人家还在里面养牲口。如今村子开始搞旅游,以前的羌寨因为原生态的住房,石板路,错综复杂的村落地形,先进的环绕家家户户的地下水排水系统受到了游客们的喜欢和好奇,每个周末,村子都会有来自成都、重庆等地的游客来游玩。到了盛夏,来避暑的人越发的多,小小的村寨家家户户都是住宿的客人。
到木卡羌寨需要过一条横跨杂谷脑河的铁板桥。好像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进入,最开始我都很担心这个看起来有点年深的桥承重问题,汽车驶在上面有点摇晃的感觉。同行的朋友说,羌族人很聪明,这要是在战争年代,只需要把桥一毁掉,敌人就很难再过去。而建在半山腰的房子也是居高临下,远远的就能看见敌人,等敌人进到山脚下,山上的人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要不就早跑得没影了。
车子摇摇晃晃的开进去,打算停在下面,一位正在水渠边洗东西的村民告诉我们,可以把车直接开到半山腰的停车场,那里走进古羌寨就很近了。山脚下的民居是从山上搬迁下来的居民重新修建的房子,已经没有了传统羌族房子的样式了。
按照村民的介绍,我们把车开上了半山腰,山路比较宽,用水泥铺过了。我这种“黄司机”开起来都很安全。从山脚开始就有指示牌清晰地介绍进山的路。有前后两条路都可以上到寨子里。我们从前面的路上山,这里的山还是比较陡峭的,泥土看起来很干,种了好多龙舌兰,据说这种干涩的山上只适合种植这种植物保持水土。
人行道很窄,大部分地方最多只能两个人并行。片石和黄泥巴调和俢砌的石头房子非常漂亮,因为地形的原因,这里修建的房子基本都是在陡坡平个地基出来建房子,好多房子要先垫一层堡坎,几乎有一人高。和理县一带的藏族民居相似,藏寨的房子 层是牲畜房,二层和三层才是人居的住处。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但是房子看起来很好,难以想象,以前的羌族人在这样地势高低不平,也真的是很危险的地方运用古老的办法修建这些民居,世世代代传承下来。而且家家户户都有水渠经过,外面的人来到村里很容易迷路,而只有本村的人知道村子的布阵,这些种种,都代表了居住在这里的人一定有着大智慧和大谋略。
花了一个多小时逛完寨子,又买了好多村民卖的李子。我们怀着感叹和佩服的心,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神奇的悬崖古羌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