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04/8714315.html
所思在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弗遇山海,大美蜀景,以桥见川
在离汶川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红色钢桥格外的亮眼,它就是汶川克枯大桥。汶川克枯大桥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克枯乡,是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是四川乃至全国桥梁建设的“标杆”工程。因其建在汶川连接马尔康的碧水青山间,桥身火红的颜色和苗条的身形,像热情的藏羌姑娘火红的裙摆,彰显着别样的川西风情,因此有了“网红桥”的美誉。
图片来源:川报观察
创新·巧妙·抗震
汶川克枯大桥设计创新,地形难度高,极具特点,桥身构思巧妙。
全桥采用 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基、桥墩、盖梁、桁式主梁均是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是带钢底板的组合桥面板, 特点是“全桥不需要模板”。地形难度高
汶川克枯大桥建设在汶川至理县之间的汶川克枯乡,属于高地震烈度地区,距离汶川“5.12”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约50公里。
这里地震烈度高、余震不断,且沿线松散堆积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风险极大。
汶川克枯大桥的诞生,代表着高烈度地震区、复杂地形山区的高速公路上有了一种抗震性能好,经济适用的新桥型。极具特点
汶川克枯大桥形外观俏丽,不同于一般大桥的桥面宽广,它看起来显得更加的“苗条”,像少女的优美的腰线。
搭配上红色的梁体,亮丽的“羌红”变成了山谷里最亮眼的颜色,赋予了大桥独特的设计感。
汶川克枯大桥还有一特点,那就是耗材少,污染少。与简支桥梁比较, 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减少混凝土用量约60%;与同等规模常规桥梁相比,克枯大桥混凝土用量减少40%,钢材用量减少30%,原材料生产及现场污染排放物减少30%,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保。
图片来源:四川交投
建设中的汶川克枯大桥
“桥梁大师”设计
汶川克枯大桥是由桥梁大师牟廷敏主持设计,身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的他,还设计了雅西高速公路上的“云端上的大桥”干海子特大桥。
“汶川克枯大桥全桥为无模板化施工,这在中国还是首次。”牟廷敏介绍,汶川克枯大桥整桥采用 混凝土组合,其重量仅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又同时具有 和混凝土桥梁的优点。
除重量轻外,建设快也是一大优点。结构件完成生产后,工程队只花了1年时间来搭建整座大桥,省时2/3左右。若大桥遭遇不可抗性破坏,也能快速修复,恢复通车。
图片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在业内流传着一句话——“中国桥梁看四川”。四川具有极其复杂的地形,特别是在川藏线上修建桥梁,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不断尝试和创新。
正因为施工团队的坚持,才有了汶川克枯大桥的诞生,同时也给川藏铁路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汶马路上的“ 金线”
汶川克枯大桥的建成和汶马高速的通车让成都到马尔康的时间缩短,同时对马尔康的旅游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图片来源:四川交投
火红桥身在青山绿水间格外显眼夺目,顺着汶马高速线路西行,沿途尽是好风光。春天青翠挺拔,生气勃勃,到了深秋,火红火红的叶子映衬整个峡谷,一年四季都美如画。
图片来源:四川交投
金线
“ 金线”途经克枯、龙溪、桃坪、通化、木卡、薛城、蒲溪、甘堡至理县,再经朴头、古尔沟、沙坝、夹壁、米亚罗过尽头寨,穿越鹧鸪山,沿梭磨河下行,经梭磨止于马尔康市卓克基。
汶川克枯大桥的建成,再一次给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在桥梁界的创新实力。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