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东方古堡,品尝风味独特的羌餐盛宴

这次我来到了成都,成都于我此次的旅行,只是一个中转站。我来这里是为了理县,那个号称阿坝州缩影的地方。我以前的旅行都没有超过海拔m,所以坐在大巴上,看着窗外的不同景色与山水绿植,心底感慨万千,原来世界的模样如此多变,许多东西你不亲眼目睹,你就不会知道在你眼中一成不变的它居然也可以是个千面娇娃。在跟朋友提到理县之旅时,他们都点赞桃坪羌寨,所以我的期待极高。这个寨子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延着陡峭的山势逐坡上垒,碉堡林立,被誉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下车之后发现这边的羌族朋友都爱打伞,普遍长衣长裤,估计她们是怕黑采取的防晒措施吧。那天的阳光很好,天空蓝得纯粹而通透,偶尔几朵云慵懒地漂浮在空中。我大概是下午2点到达,那时候烈日当空,热度不减,好在风大。一路上见到了不少卖水果的当地人,脆红李、西瓜李、青苹果,还有我从未见过的喜梅。当地盛产李子,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果园,李子是当地最盛销的水果,品种多品质好,据说来这边旅行的人都会带点回家。午餐定在尔玛人家,在这个葡萄飘香的客栈里,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虚度时光带来的幸福感。一如李元胜诗里所说的那样,那些无聊的、无意义的、琐碎的小时光才是真正的幸福。店里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光影投色迷离,随手便能拍出Ins上的网红照片,加个滤镜直接出图。小仙女和文艺青年的朋友圈不就是需要这样的素材嘛!!!午餐是羌餐,羌餐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家庭饮食,尔玛贡宴更是桃坪羌寨乃至于整个羌族的饮食文化精华所在。它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囊括多道美味佳肴和风味小吃,还有独特的酒水。我们这一顿就是吃的羌餐,这里的特色小吃包括:洋芋坨坨、玉米苞苞、酸菜糍粑、玉米搅团、坨坨肉、香猪腿肉、樱桃肉和羌家自制葡萄酒。我第一次喝到沙棘啤酒,酒精度数低,味道不错。沙棘的保健功效特别突出,建议来桃坪羌寨的朋友都试试。不指望喝酒可以延年益寿,但无损于健康的同时还有那么一丢丢的保健功效是不是一下子变得美好起来了~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形成了易守难攻的格局。本寨人可以进退自如,外来人士如入迷宫。整个桃坪羌寨的寨房相连通,外墙用卵石、片石、黄土混合建造而成,斑驳有致。据说,当年的汶川大地震都不曾撼动这里,足以见得它的根基稳固,抗灾力强。可惜羌族是个只有文化没有语言的民族,所以很多羌式建筑的技艺早已失传。这真是一大遗憾。民居内梁柱纵横,一般有两到三层,一楼圈养家畜或堆放农具,二楼住人。房顶上通常垒有小塔(一块卵状白色石头),这就是供奉羌人的白石神。很是佩服羌族友人的负重攀爬能力。我们现在登的木梯其实是这里专为旅人改造设计的扶梯,两侧有暗槽更加安全可控,而他们原本的梯子只是这样一块板子,因为一整块省事不占地,还听说他们经常背负着重物爬上爬下,请你们收下我的膝盖吧~堡下的水网也是一绝,地下供水系统独一无二,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寨子里的每户人家,不仅可以调节室温,还能作为消防设施,若是遇上战事还不怕敌人断水,还可以通过水路寻求一线生机。这里的水网简直是一个天然的绿色空调,怪不得空调在这里基本不见影踪,羡煞我等重庆人。桃坪羌寨是中国十大景观村落,也是世界唯一保持完好的羌族古寨,它还是美国西点军校点军事防御教材。浓缩了千年羌族历史的桃坪羌寨,无论是田间采摘水果的垂髫老者还是幼齿孩童,或是织着羌绣的妇女还是喝着青稞酒的大汉,这里都呈现出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状态。而我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有的人只要有了一次从心之旅便从此停不下自由的脚步,因为那种闲适的美好实在太具魔力!如果你来的时间比较好,赶上春季举行的祭山会或是夏季举行的花儿纳吉又或是秋季举行的羌年会、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历年,那么你将会见识到更为浓郁的羌族风情。不过即使没有遇到节日,桃坪羌寨宁静的美好也足以令人迷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