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认得我吗,我是你妹妹啊……”,近日,马某某与家人相见的那一刻,家人紧紧抱住这个已经离家14年之久的亲人,泣不成声。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马某某的家人紧紧握住救助站护送人员的手,并向他们深深鞠了一躬,送上“助人为乐显真情,找回亲人暖人心”的锦旗,表示感谢。
现年41岁的马某某在曲靖市麒麟区救助管理站9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见到了家人,也就出现开头的那一幕感人场景,也让一段跨越云川两省、行程近千里、寻亲达14年之久的归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段不堪设想的经历
时间拉回到年10月5日,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骨瘦如柴、连指甲缝里都是煤灰的中年男子由派出所民警送至麒麟区救助站,见到工作人员时,他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说话声音极小。当工作人员询问他叫什么,从哪里来时,父母叫什么、什么时候来曲靖等问题时,他只是自称叫马某某,从砖厂来。工作人员再三询问,马某再也不愿多说,更不能提供任何相关身份信息,也无法同站内工作人员进行正常交流,给寻亲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就这样,马某某在曲靖市麒麟区救助管理站一住就是一年多。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对马某某身份信息的核实,通过平时与马某某的交流,在只言片语中和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的脑海中浮现出“智力残疾、黑劳工……”这样的词汇。“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工作人员不敢设想,但也更坚定了帮助寻找马某某的家人。
精心的照料与巧合的信息
为帮助马某某尽快与家人团聚,麒麟区救助管理站迅速与公安等部门合作,努力让马某某的有限信息在寻亲网、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信息系统等平台上快速流动,并采取人脸识别、DNA比对和望闻问切等现代与传统的鉴别方法,努力拉近马某某与家的距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始终无法获得确切信息。与此同时,麒麟救助站对马某某开展家人般的照料,为他提供医疗救助、生活照理、心理辅导等,看到工作人员为他理发洗澡、换洗衣物、端饭夹菜,马某某一天天开朗了起来,从不愿说话到偶尔能说两个词。年某一天,在工作人员每天的“例行”询问中,马某某提到自己妹妹在“思茅大街”,自己是“会理”的,妹妹叫“马世某”……听到这些信息,工作人员迅速与四川会理县救助站、思茅”取得联系,经查找,在思茅大街确认有“马世某”这个人,但经工作人员联系到思茅的“马世某”时,对方否认她有“马某某”这个哥哥,家里也没有走失人口——寻亲的线索一下断了。
不抛弃与不放弃的努力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放弃任何一种努力”,麒麟区救助站继续开展马某某的寻亲工作。虽然线索暂时中断了,但通过马某某身上的有限信息,工作人员坚信一定跟“四川会理”有关,决定不在为马某某办理集体户口和进行长期安置(如果安置,马某某的相关信息就可能一直停留在麒麟区救助站)。时间来到年1月4日(距离农历春节还有27天),工作人员继续将马某某的照片和两年多来的有用的信息向“今日头条——云南救助寻亲”进行推送,当天下午“今日头条”就传来喜讯,马某某的亲人找到了!一连几天,全站工作人员都为马某某找到亲人的事情高兴。
连线的欣慰与护送中的笑
“马某某,我们找到你的家人了,你爸爸是不是叫某某,你就是四川会理的,我们过几天就送你回去……”,一向不爱说话也不抽烟的马某某听到这话,向工作人员说:“能不能给我支烟抽”,工作人员立即向马某某递上了香烟,马某某用颤抖的双手接过了点燃的香烟——在场的工作人员笑中含泪,如释重负。
“他就是我大儿子马某某,是,是,是,他比以前胖了……”通过加马某某侄女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