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会理县城的姑娘邓通敏今年23岁,在当地做幼师,因为能歌善舞,空闲的时间也会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最近她被会理县的石榴商找到,想请她为家乡的石榴做代言,邓通敏欣然接受。“在我脑海里,石榴就是外婆家的味道。”邓通敏说。
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的会理县,是中国有名的石榴之乡。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我们这山里,你能看到的树,都是石榴树。这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并不为过。当地村里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石榴,从航拍的画面可以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白色,都是套着保护带的石榴果实,仅这一片就有十几万亩石榴林,整个会理县石榴种植的区域达到40万亩。
虽然长在会理,但邓通敏家中并没有人从事石榴的工作,她原先只知道家乡的石榴有名气,是中国石榴之乡。以前有中学的同学家里有几片石榴林,并不算大。“之前有幸在朋友家体验了一次给石榴摘芽,摘芽是为了不让新芽影响到果树的长势。可是石榴树有刺,一天下来,戴了手套的手也被刺伤好几处。”邓通敏说,“摘芽也仅仅是种植石榴其中的一道工序,可想而知,那些经常在地间劳作的果农们有着一双怎样的手。”
这次,小邓同学看到的不仅仅是劳动者的双手了,当她看到这几十万亩连片的石榴林,吓了一跳。“这么多?我还真是不知道,这得多少石榴啊!”邓通敏看着红彤彤的石榴,想亲上一口。
会理如今大面积种植来自北非突尼斯的软籽石榴,籽粒柔软,可以直接食用无需吐籽,果味儿浓甜似蜂蜜,可食部位达55.7%,自然储藏可达3个月,冷库储藏可达5个月,是目前世界上籽粒最软的石榴品种,也是中国石榴最优秀的品种。拍摄当天气温有些高,邓通敏穿着比较厚的彝族服装。完成拍摄后,她迫不及待想尝尝这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果子。“太巴适了!”邓通敏说。
顾名胜、周定祝夫妇是当地的农户,通过种植这“寸金地”突尼斯石榴,一年有十多万元的收入。在会理县,石榴是支柱型农产业,尤其是这些年改种不用吐籽的软籽石榴,市场收购价翻了四五倍。
如今大凉山的石榴快要成熟了,邓通敏在拍摄过程中,正好赶上当地人在收割采摘。
会理的石榴名声在外,当地也越来越重视品牌打造,对外宣传。“我听说有人直播卖石榴,我也想做点什么。”小邓看完家乡壮美石榴林,顿生自豪感,拍摄了一段林中起舞的视频。“这就算是我给家乡出一份力吧。”(本组图片拍摄于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