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k/a_5291113.html
年1月26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通报表扬了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单位,阿坝州理县杂谷脑镇官田村被命名为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官田村立足“产城景融合、农文旅互动”思路,全面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坚持“以党兴村、以文化村、以德治村”,通过“面子、里子”一起抓,“小家、大家”一起治,从过去“散慢弱”的偏僻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振兴先行地,一幅形神俱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聚力党建引领,破除陋习“变”新风
“过去的官田,山高路陡,道路坑坑洼洼,门前乱堆乱放;今天的官田,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村民李晓蓉一说起官田的变化便侃侃而谈。
乘着乡村振兴发展的“风帆”,官田村积极推行“支部+党员+农户”模式,鼓励一批有思想、有头脑的农村党员重点发展时鲜水果、禽畜养殖、乡村旅游,当好群众“领头雁”;同时强化党员包组联户全覆盖、群众就近就地能办事、班子成员现场解难题、镇村齐心协力抓发展的“一线工作法”,建立完善村干部坐班值班积分制、党员分类评星定级、“四议两公开”全程纪实、群众办事干部代办等制度,通过发挥党员示范作用聚人心,带动村民弃陋从勤、养成良好习惯,村庄内外绿树环绕、门前屋后干净整洁,文明和谐“一村一品”初具雏形。
赋能转型升级,融合三产“变”新业
“再过几个月,只要到了官田,随便哪里转一下,有游的、有耍的、有吃的,全域旅游真的要变成现实啦!”走进官田村,村支书余刚兴高采烈地说。
时光倒回5年,官田还是一个土贫地荒、人散村陋的穷山村,而今天,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纵横交错,满山的果蔬长势良好,成了产业兴旺、村庄和美、百姓富足的安逸村,还有了“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光环,羡煞旁人。
官田村蜕变的背后,是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为契机,坚持以“村民+合作社+村集体”生产模式,以创建现代农业园为基础做优一产,以农副产品加工为抓手做强二产,以“赏农耕文明、游和美乡村”为主题突破三产,试点建成糖心苹果基地、高山樱桃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全村亩土地种植红富士糖心苹果、高山樱桃、青红脆李和林下精细蔬菜,仅糖心苹果一项每年收入约万元;传统养殖业以猪为主,全年出栏头,净收益可达.万元,村内养殖有牦牛余头,价值约万元;今年拟建标准化养殖场,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农户增收双赢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逐渐形成村民共同受益的产业新业态。
目前,官田已建有吉祥永存塔遗址公园、采摘步道、生态果园等乡村休闲旅游配套设施,正在实施特色民宿建设,以体验乡村慢生活、坐观远景雪山为亮点,在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通过民宿样板带动村民尝试民宿创收和乡村旅游,全村约90%的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率先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厚植文化底蕴,传承历史“变”新篇
官田之名,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坊间广泛流传姜维练兵、唐蕃对峙、茶马互市等历史故事,整个村落以传统藏式民居建筑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宝殿寺和喇嘛寺塔遗址;官田乘着文旅融合发展新机,组建村文化骨干队伍,结合“莫郎节”等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
漫步官田,一幅幅主题明确、形式新颖的核心价值观、吉祥八宝手绘墙画映入眼帘,它是将文明乡风宣教与民族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焕发生机,时刻提醒村民崇德向善,找回被遗忘的记忆,迸发出民族团结的新活力;本着铭记历史、感恩先贤和留住乡愁的情怀,对村寨墙体、门窗和屋顶进行统一风貌改造,既沿用传统藏居的“片石砌墙”技艺,也保留现代化功能布局,使村庄整体和谐、与特有藏式元素相得益彰,通过领略传统民族文化之美,强信心、聚民心、润人心、筑同心,在潜移默化中让当地村民产生认同共鸣和情感共融,在乡愁中获得前行的力量,激发出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形成和美乡村建设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的生动局面。
积蓄治理效能,俯瞰旧貌“变”新颜
“过去,村两委管理模式单一,集体无力、人心不齐,村里矛盾纠纷不断,只有抓牢村级党组织,才能带动乡村治理新变革。”杂谷脑镇包村领导王育才表示,加强村组规范管理、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
官田村着力健全完善村民议事会、村监委等工作机制,制定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与农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成立道德评判团,深入开展党员示范户、标兵户、美好庭院户、星级文明户等“五评”活动,配套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文化阵地建设。
新建旅游公厕3个,投入5.4万元完成厕所改造27个,增设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收运箱12个,配备保洁员5名,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覆盖率达%...近年来,官田结合本村实际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打响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战役,落实村干部、党员每人包5到10户长效管护责任制,深入推进村庄洁美行动;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先行,用果树枝条编成田边栅栏,变废为宝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文章,以实际行动带动农户向“脏、乱、差”宣战;从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渠、房等民生事项入手,采取“财政奖补、项目支持、村民自筹”方式,先后完成环村路、果园道路、农田路及水沟建设,通过设施的“硬投入”和环境的“软整治”双管齐下,村容村貌不断刷新“美颜键”,打造出布局优化、卫生洁化、民居靓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的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年力争成功创建3A级景区。
“休闲产业+乡村旅游+集体经济+和美乡村”的新业态,正在官田蓬勃发展,曾经的偏远小山村,如今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实现了大变样。(理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