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看东西之桃坪篇川西2000年

刘 连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12月28日下午,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随同“文旅融合看东西”全国安逸体验馆四川行活动采风团,走进阿坝州理县桃坪镇桃坪村。“我们这个村80%以上的羌族村民都吃上旅游饭。”拥有72扇门的杨家大院村民杨登富告诉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桃坪古羌寨位于川西高原,距成都公里,有多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寨子中 特色的莫过于碉楼,均有9层30米高,是桃坪羌寨的标志性建筑。桃坪羌寨历史上曾有6座碉楼,后来损坏了3座,现仅存有3座。碉楼的神奇之处在于施工没用钢筋、混凝土,也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修筑者用片石与 泥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

大家还记得“5·12”汶川特大地震,当时桃坪古羌寨屹立不倒,堪称神奇。因为与其它碉楼不同的是,桃坪羌寨碉楼的墙面砌出了一个波纹,使墙面正中出现一个从顶到底的菱角,这一菱角两侧的墙面又柔和地内弯,使墙面开张成鼻状。这也使得楼房所受压力通过这一曲线波纹分流扩散,得以历经无数次自然灾害至今仍完好无损。

在建筑形式上,桃坪羌寨也一反传统古城设东、西、南、北四门,而是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站在屋顶你可以发现,寨子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彼此可通达,寨内人进出自如,而外来人却如入迷宫。

在羌寨的地底下,还挖掘了众多的引水暗渠,并用石板镶嵌成暗沟。从多米高的雪山上引来的泉水,通过暗沟流到每家每户,揭开活动的石板就可取水。战争时期,地下水网既可避免被敌人切断水源的危险,还可以成为传递信号和逃生的暗道。水网、路网和羌碉,组成了羌寨内地下、地上、空中三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这也是桃坪羌寨建筑的奇特之处。

其实桃坪羌寨的旅游开发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小琼羌家的主人龙小琼对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说。羌民利用独特的古建筑和神秘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游客来了总要买点什么,山货、鞋垫、绣包、绣图都是这里的特色。羌绣馆创始人张居悦是桃坪羌寨最年轻的羌绣传承人。如今,她带着理县囍悦藏羌绣专业合作社里60多位绣娘,将传统的羌绣产品拓展成时尚商品。

在桃坪羌寨还有一个羌寨民俗博物馆,是村里70多岁老人王嘉俊办的。馆里陈列着多件羌族民俗文化藏品,有部落图腾、释比法器、生产工具,以及珍贵的红 文物。

桃坪羌寨目前是全国 以羌文化为主题的国家4A级景区。年,桃坪羌寨被评定为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吴洪斌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