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阿坝理县佳山

香蕉皮治疗白癜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6/9110448.html
封面新闻实习记者陈彦霏佳山村位于理县西部海拔米的山腰上。地震前,佳山村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白菜等传统农作物,但因为半干旱河谷气候条件限制,加之传统农作物价值低,村民的收入仅够温饱。汶川大地震摧毁了家园,但也给佳山村一次重生的机会,借助灾后重建,佳山村完成两次转型,从一个传统农业村,一跃成为“花果山村”、“艺术乡村”。5月6日,汶川大地震10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佳山村,探访一个传统农业村震后的转型发展。物质脱贫:人均收入10年翻10倍佳山村村民马永彪回忆,10年前的佳山村,村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村道也还是没有硬化的土路,别说车辆来往了,就算是人过,也是一定“留痕”的。老百姓日复一日地在地里耕种,一年下来,也攒不下多少钱。年,时年37岁的王朝运,被推选为佳山村党支部书记。汶川大地震后,王朝运趁着灾后重建,在佳山村引进特色水果苗,开始试种甜樱桃、青红脆李等。突然要放弃自己种了很多年的玉米、白菜……老百姓心里充满了矛盾、疑惑和期待,为了让老百姓进行试种,王朝运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佳山村产业发展逐渐迈出第一步。目前,全村栽种甜樱桃亩,青红脆李亩,苹果亩。年实现经济收入近万元,人均纯收入已从10年前的余元,增加到了年的元。精神脱贫:第一书记打造文化乡村张英是省文联派驻阿坝州理县桃坪镇佳山村第一书记,他年底来到佳山村以后,确定了依托位于佳山村山脚下的桃坪羌寨旅游景区,打造“花果山村、艺术乡村”的发展思路,不仅发展水果产业,更要打造乡村文化旅游,进一步提升产业价值。“在扶贫过程中,我们在推进帮扶村贫困群众‘物质脱贫’的同时,也注重结合省文联优势文艺资源,实施‘精神脱贫’工程。”张英说。佳山村是一个羌族聚居村,张英充分利用当地传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羌绣发展文化产业。去年8月,省文联在理县开办羌绣培训班,组织了包括佳山村在内的理县多个地区的绣娘开展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村里有位绣娘杨三秀,技术本来就不错,经过培训后,构图、布局审美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她绣的披肩、围裙、鞋垫等销量不错,能够补贴家用。记者来到佳山村时,正值新老第一书记交替,胡文在省文联从事美术工作,即将接任村第一书记,地震后第二天,他曾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从事志愿者工作。抗震救灾经历对他触动颇多,这次便主动请缨为灾区服务,胡文表示,他将进一步推进文化乡村建设工作,“我们预计和川师美术学院等高校进行合作,暑假期间由老师带领学生在房屋墙上进行以羌族文化为主题的美术创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