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游玩桃坪羌寨甘堡藏寨阿来旧居不

都说人总归该有个梦想,不然跟咸鱼有何区别?酷暑炎热的时节,避暑就是我的梦想。可惜只能靠周末两天实现梦想,计划避暑行程的时候,发现阿来旧居在避暑的这条线上,让我依稀想起,曾经文学也是我的梦想。于是,计划的8小时避暑线路就很文艺的变成了:探寻阿来旧居之旅。

早上8点从成都出发,走都汶高速,从桃坪出口下高速前行就到了桃坪羌寨。(不赶时间的话,走老路,一路逆着奔腾的河流走,感受山高水长的峡谷地带风情,也别有一番景致)。

桃坪羌寨主要就是看民居感受羌族文化。寨子里面小河潺潺,果树成荫,石头砌成的房子冬暖夏凉。8月正是当地瓜果蔬菜丰收的季节,沿着寨子的小径慢慢行走,一路都是卖蔬菜水果的小贩。红彤彤的番茄,绿油油的黄瓜,紫色、黄色的李子、黑红黑红的葡萄……价格便宜到你怀疑人生。旁边农田里还可以现摘瓜果,看着都嫩出口水来。

最幸运的是遇见了卖野生菌的本地人。这些菌子都是当地人早上从山上现采摘回来,看着鲜艳欲滴,就很想买。

桃坪羌寨耽搁了两个小时,我们启程去甘堡藏寨。甘堡藏寨和桃坪羌寨的旅行方式大同小异,毕竟距离相近,除了服饰和建筑有区别外,其他的特产售卖都一样。拍了一些照片,买了一些水果,我们便驱车到理县县城吃午饭。

在县城发现了更多的野生菌和水果,不过价格也都差不了多少。

继续向前走(从理县开始我们就没有走高速),沿着河水逆流而上。到沙坝开始,两边山上的植被更好了,特别是米亚罗,完全就是原始森林的感觉。从鹧鸪山隧道穿出去,就到了三家寨。下坡的路非常陡,这里要注意的是,阿来的故乡马塘需要选择去红原这条路。

到了马塘,在牦牛大道上行驶不久就看见右边一座写着阿来故居四个大字的牌坊。从牌坊走进去是一座铁索吊桥,桥下的水流非常湍急,河面非常宽广。过了铁索桥,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地呈现在面前,再远处是环绕的青山,阿来的祖屋和兄弟们的房子就在青山脚下。

田边有一条水泥铺的小径,可以直达阿来旧居。田里有人在劳动,看见我们都微微一笑。想来到这里的文青很多,村民们习惯了外乡人的到来吧。

虽然说是阿来旧居,其实房子已经是在年地震之后就重新修建了。现在由阿来的弟弟一家人居住。我们很幸运的是到达的时候,阿来的弟弟和弟媳妇在家。我们得以进入到房子里面参观。

房子已经是改良过的藏式民居了,去掉了一楼的牲畜围栏,(现在农村已经很少喂牲口了)不过厨房和客厅还是遵循藏族传统设置在二楼,天花板和地板以及楼梯都是传统藏式木质的。看得出来阿来的弟媳妇很能干,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虽然装饰和家具都很简单,但是炉灶,锅碗瓢盆都搽洗的锃亮。外面虽然艳阳高照,但是石头房子里面真是沁心凉的。

三楼是阿来老师的寝室和书房。回到老家阿来老师就住在这里。茶几上有一本签名簿,许多阿来粉丝都在上面留下自己对偶像的赞誉之言和到阿来故居的感言。

我也斗胆在阿来老师寝室的沙发上坐了一下,感受一下少年阿来在这个屋里发愤图强的往事。从房间的窗户看出去,外面是宽阔的田地,阿来老师年少的时候,一定经常从这里看向窗外,立下策马奔腾文学江湖的志愿吧。

感恩阿来老师的弟弟,质朴的他让我随意参观随意拍照。听他说,好多时候他们也不在家。一些文学爱好者到了这里进不去家里,也只能在外面看看。

我个人觉得,来到阿来老师旧居,不光光猎奇阿来老师生活过的地方,来看一下藏式民居内部的建筑和装修,其实也很有意思。

离开的时候,我们都感叹,这么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出个阿来再正常不过了。不过转念又想,山清水秀的地方多了,又能出几个阿来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