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第64天,长征纪念馆还原会理会议

今天,是我们一车一狗狗的中国行自驾游的第64天。

今天我循着红军当年长征走过的路线,来到位于会理县城外十公里处的会理会议遗址。

去会理会议遗址是一条新铺的柏油马路,路况非常好。

我们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景点有停车场,可能因为游客少,停车场闭门谢客,所以,零星的几辆车都停靠在路旁。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便进入四川地区,经会理、德昌、泸沽抵达大渡河畔安顺场。

我的追红之路,也再次进入四川境内。

从山下拾阶而上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会理会议纪念碑,绛红色的纪念碑非常显眼。

纪念碑前的人物雕塑是参加会议的人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博古、王稼祥、邓发、凯丰、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

我看过有资料说,参加会议的是14人,而纪念碑碑文上注明的是13人。

红军从贵州遵义到四川会理的三个月内,红军一直处于快速行进、马不停蹄的状态。进入会理境内后,中央红军已经是兵困马乏、粮弹匮乏,急需休整和人员补充。

而遵义会议后,军事方面指挥红军的一代伟人也并非一帆风顺:青杠坡、鲁班场等战役,红军损失惨重,多次陷入疲于奔命。平素沉默寡言的林彪竟然高声批评:“像他这样领导指挥还行?”,并质疑红军行军路线“尽是走弓背上,而不是在弓弦上,走的冤枉路太多”,他还给彭德怀打“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吧,我们跟你走”。

林彪打电话时,聂荣臻、左权、罗瑞卿、朱瑞等人都在旁边。聂荣臻听后提醒他说:“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司令撤换统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谁要造反,办不到。如果你擅自下令部队行动,我也可以以政治委员的名义下指令,要部队不执行”。

林彪不听,又给“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写信,他认为近一两个月来,部队走的路太多,太疲劳,还在云贵川绕来绕去,走了很多冤枉路,是否改变一下指挥,改变一下这种状况。不然,像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的。他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

林彪把信写好后,要聂荣臻签名,聂荣臻劝他说“革命到了这样紧急关头,你不要毛主席领导,谁来领导?你刚参加了遵义会议,现在又来反对遵义会议,你这个态度是不对的,先不讲别的,仅就这一点,你也是违背纪律的。况且,你跟毛主席最久,在中央根据地,在毛主席领导下,敌人几次围剿都被粉碎了,打了很多胜仗,你过去保存了一个小本子又一个小本子,总是一说就把本子上的数据翻出来,说你缴获的枪最多,现在,你应该相信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能挽救危局。你要我在你写的信上签字,我不能签,我还反对你签字上送,今天我没有把你说服,你可以上送,但你自己要负责”。

林彪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信上签了名,并派人把信送到中央,接到林彪的信,毛泽东很是吃惊。

年5月12日,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在会理公里的铁厂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解决林彪的信和刘少奇、杨尚昆在二渡赤水后发给中央的电报所提出的问题。

会议的结果是,张闻天主持会议,严厉批评了部分领导干部要求撤换毛泽东的主张,并迫使这些干部做了检讨,毛泽东总算熬过了这段被他称为“急风暴雨”的时期。

广场旁有一些红军雕塑,讲述着红军故事:“我要当红军”、“挑灯夜读”等。

我在会理会议纪念碑旁,兜了一大圈,找会理会议遗址,甚至往山下走到半山腰处,都没找到。

因为我想当然的认为,会议会址应该是在房子里,寻遍山上,只有一个供游客休息的亭子和走廊,并没看到会议遗址。

上山的步道有两条,这是另外一条。台阶两旁的护栏壁上,刻画着几十个红军长征故事,边走边阅读,可以生动形象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

为会理县的这个创意,点赞!

在山头上,团长却是最兴奋的,我爬山爬得气喘吁吁,它已经上上下下几个来回,精力充沛。

从山上下来三位美女,非常喜欢团长,和团长互动起来,同时也告诉了我:会理会议遗址在纪念碑广场左侧的片树林里,是几块小石头。

终于见到了会理会议遗址。

一块大石头,上书“会理会议遗址”,旁边围着几块小石头。

当年的会理会议在一个草棚子里开的,当然,草棚子如今早已不见了,所以,现在就用几个石凳子代替当年开会的场景了。

会理会议遗址旁,是会理县的红旗水库。

下午,我来到了位于会理县城的“会理红军长征纪念馆”。

会理在长征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年红军长征,虽然没有攻克会理城,但在会理地区休整了五天,期间召开了扩大会议。

年5月8日,红三军团先头部队到达会理城郊,中革军委命令彭德怀、杨尚昆指挥红三军团和干部团围攻会理城。

5月9日,红三军团占领会理城北关,并与干部团完成了对会理城的围困,此后,中央纵队、红一、五军团陆续进至会理城郊,并完成布防,将会理守敌刘元塘部牢牢围困于城中,保证了红军在城外的休整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中央纵队进至会理城郊后,鉴于敌追兵尚有4—5天路程,中革军委于5月12日作出了红军在会理休整的行动部署。

但由于攻城未果,且中央红军主力在会理休整的任务已完成,中革军委于5月14日作出了“我军15日撤出会理向西昌方向前进的行动部署”。

其后,又于5月17日再次发出向西昌前进的部署。

至5月18日,红军全部离开会理境内。

红三军团在围攻会理城期间,于城西景庄庙大殿内设立了攻城指挥部,并以干部团和十团围城,11团攻打东门,12团攻打西门。

5月9日晚,担任主攻的11团,在团长王平的指挥下,对会理城东北角发起了首次攻击,因城墙坚固,敌人防守严密,攻城未果。

5月10日晚,强攻仍然未克。

5月11日,彭德怀遂令工兵在东、西关挖坑道,为爆破城墙做准备。

5月12日晚,坑道爆破未成。

5月14日晚,红三军团对会理城发起总攻,12团在西北角城墙实施爆破,并炸塌一缺口,突击队趁势发起冲击,守敌刘元塘亲自率部阻击,红军攻城部队激战整夜,未能攻克。在城东北角的爆破,因敌人早有察觉,往坑到道灌水,爆破未成。

为了总结遵义会议后实行的新的战略方针,统一领导核心的认识和研究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党中央于年5月12日下午14时,在会理城东北郊的铁厂村,召开了入川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

会议总结了遵义会议以来的新的战略方针,批评了从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期间,红军领导层中出现的离心倾向,并决定越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会理会议是继遵义会议之后又一次重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它肯定了遵义会议后实行的新的战略方针,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对于维护中央和红军领导层的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红军在会理留下的标语:“当兵是工农出身工农不打工农的红军”等。

红军当年使用过的物品。

红军攻会理城时使用的木梯。

红军渡金沙江时使用的船只。

红军长征过会理示意图。

在皎平渡帮助红军过金沙江的部分船工的照片。

召开会理会议的背景。

在金沙江畔,红军领导人曾住过的山洞。

今天游记的内容非常多,我整理的非常辛苦,大家也看得辛苦,感谢大家看到最后!

大家明天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