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十年涅磐重生甘堡藏寨已成理县乡村旅游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nb.ifeng.com/a/20180423/6523823_0.shtml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钟帆实习生罗鸣)一幢幢石头垒砌而成的碉楼般的屋楼,石屋毗邻相连,高低错落有致,自然排列成村落……距离理县县城5公里,坐落在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中心地段的甘堡藏寨,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十年后,涅磐重生,已成为理县当地的乡村旅游名片。

“我们目前有12个标间,五一小长假都住满了。”开农家乐的甘堡藏寨居民张卫军刚送走最后一批五一假期前来入住的游客,又开始为接下来的节假日做准备。“五一、国庆,还有我们这边的红叶节、冰雪节,都是游客入住的高峰期。”据他粗略估算,“现在一年能挣接近10万,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曾经寨子里面少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玉米、白菜、土豆等农作物,人均年收入元,收益甚微。”甘堡乡组织委员沈会娟介绍,甘堡藏寨全村共户人,有3个村民小组,其中农业人口约人,人均耕地面积0.46亩。

沈会娟说,“5·12”汶川特大地震时,甘堡藏寨损毁严重。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年3月5日,甘堡藏寨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历时三年,千年古藏寨全面恢复原貌,同时进行了基础设施打造和产业转型升级。藏寨实现了水、电、路、网全通,并将传统农业转型为大规模旅游业。依托毕棚沟、古尔沟温泉、米亚罗岷江大峡谷等核心景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旅游发展合作社,形成了集民风民俗体验、特色景点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同时,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甘堡藏寨探索发展农旅互动、文旅相融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其中,传承的屯兵文化——大型叙事锅庄舞《博巴森根》,于年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统计,年,全村游客过境量累计达15万余人次,入住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万元。年12月,甘堡藏寨荣获“十大四川最具旅游价值村落”称号。年4月,被中国古村落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景观村落”称号。年12月甘堡藏寨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国家4A级景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