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援建手记结语丨为身处遥远异乡的他们

-09-:39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何贤君

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同事小朱和三五好友去了趟大西北,这场公里的青海穿越,虽显疲惫却意犹未尽。让她意外的是,在海西州,好多旅游景点都对浙江游客免费开放。“省下了五六百块钱呢。”她后来才知道,身处西北边陲,却略带江南风味的海西,是浙江对口援建城市,这也算是当地对浙江援助的一种馈赠。

援建是怎么一回事?

要不是这趟旅行的所见所闻,包括小朱在内,绝大多数人都很难触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谁参与了援建?他们做了什么?有什么效果?

过去一个多月,金华市委组织部联合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了《我的援建手记》专题,连续刊发了12篇金华援派干部人才工作纪实。专题将目光锁定在这一特殊群体身上,以他们自己的口吻,从西藏、从新疆、从青海、从四川......传来万里之外的援建心声,试图为大家揭开这一层神秘的面纱。

四川理县薛城镇筹边楼大桥横卧在高山峡谷间

尽管是首次尝试,热烈的反响马上与不断攀升的数据相互印证着。截至目前,光浙江新闻客户端阅读量就已经突破70万。

在那些遥远的地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动人的事迹,一段段真挚的情感,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内不断发酵,时常让人动容,并很快刷爆了朋友圈。

以前觉得坐车从金华到杭州都挺远,在青海海西,赶上多公里去开会,却成了吴君龙的家常便饭。到西宁开会竟被戏称为“千里下西宁”,而里的路程却又绝非戏言。

9月的西藏那曲,氧含量、大气压和空气湿度同步下降,连续的昏沉让程浩第一次体验了醉氧的滋味。

在崎岖蜿蜒的四川乐山金口河区盘旋公路上,一辆满载矿石的大货车刹车突然失灵,电光火石之间,张卫东也终于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命悬一线。

七夕节前夕,远在新疆温宿的方仲寅给妻子写了一封“情书”。当初,接到援疆干部报名通知时,他“不顾”怀胎6月的妻子,毅然选择远行。字里行间,道尽了当时的不舍,日后的思念和一生的感恩。这封信也被称为了“援建干部版《与妻书》”。

在异乡,他们远离亲友,日子确实艰苦而单调。

金华援疆医生为温宿老人施行了免费白内障手术后,红旗又升了起来

但当看到温宿老党员重见光明,再一次升起五星红旗时,当横卧在高山峡谷间的四川理县薛城镇筹边楼大桥建成通行后,当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曙光村卢永香的网店运营1月收入过万时,所有人都咽下了怨言,为这一切默默地鼓掌。

正是这一次次无声的鼓掌,让他们在异乡重获亲情,不再孤单。

“老师,同学们都很想你。我要努力念书,以后到浙江去上大学,这样就可以再见到您.....”赵益民的眼圈红了。回金华已半年,西藏孩子们的每一份讯息,总能在心里涌起一阵阵感动。

去年,妻子携女儿从义乌到温宿来探亲,黄允功一家人在藏族大哥全家过中秋节,并给他们拍摄第一份全家福合影,畅聊生活,共话家常,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明白当中的艰苦。”

“援建干部辛苦了!给你们点赞。”

“你们是所有金华人的榜样!”

……

与此同时,在故乡金华,《我的援建手记》专题评论区也很快被这些接踵而至的赞叹和感慨淹没了。

正如专题编者按中所述:不是所有的树都能在沙漠生长,胡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花都能在雪山绽放,雪莲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援建筑梦,他们做到了。

让我们也为他们鼓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