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铁人李海军10年过去,没想到理县

▲他是退伍军人,他是救灾志愿者,救灾荣誉证书有8本,有无偿献血证30多本,救灾那会儿人送外号“铁人”李海军。图据东方IC

人物名片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

他是救灾铁人

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起,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自发奔赴灾区参加生命大营救。来自湖南邵阳县岩口铺镇花桥村的退伍军人李海军,就是其中一名。李海军本来是个水电工,但在灾区什么都干,挖泥巴、垒墙、搬水泥,帮村民摘花椒。村子里的电线杆、墙上到处贴着李海军的电话,有谁打电话,他就马上骑个烂摩托赶过去。号称“铁人”的他,事迹被写入《理县抗震救灾志》。

李海军说,在汶川的3年,学到了一辈子终生受用的东西。只有身临其境,才会发现大爱就在身边。这件事也让他下定决心继续当志愿者,“一个有良心、负责任的人一旦干上了这个,以后就很难放下了!比起那些失去的生命,还能说啥苦和累?”

10年来,他确实没有放下。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他被称为救灾铁人。

时间表年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救灾、帮助灾后重建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年雅安芦山地震后,他又赶赴芦山年在阿坝州理县认识了女友李小梅年他在湖南老家摔成重伤,理县为他发出捐款倡议,一天内筹集了20万

已经一个半月了,李海军还躺在病床上,不能坐立。他还要等到6月下旬,骨折康复到一定程度后,再做尿道愈合的手术。

今年3月21日,在湖南邵阳老家,李海军帮村民拆房子,从10米高的三楼摔下,导致尿道断裂、盆骨粉碎性骨折。

人们记得他,是汶川地震后的“铁人”李海军。他在理县做了两年志愿者,日夜劳动,双手布满老茧,大冷天在河里洗澡,摘花椒、挖地基、安装水电……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

他帮助过很多人,汶川地震后,又去了玉树地震、鲁甸地震等灾区,参与救灾重建。这一次,家境贫困的他,躺在病床上,接受别人的帮助。在“轻松筹”链接上,不到24小时,他就获得了20万的捐款。他受伤后,理县团委发出捐款倡议。一时间,理县人的“朋友圈”,集体祝愿他早日康复。

▲李海军当年在救灾现场

理县的电杆、墙上贴满他的电话

他骑个烂摩托随叫随到

10年前,黄宇还在杂谷脑镇工作,并驻村参与灾后重建,他和李海军打交道的时间很多,他不知道“铁人”这个称号从何而起,但不知不觉大家就这样叫他了。

黄宇记得,那时候的李海军身体素质好,大冷天都在河里洗澡,当地缺水,他不麻烦村民,就到河里洗澡,吃饭也不讲究,遇见什么吃点什么,但干活一直没有含糊,“他总是出现在最偏远,最需要的地方”。黄宇介绍,李海军本来是个水电工,但他什么都干,挖泥巴、垒墙、搬水泥,帮村民摘花椒,当然也做水电工、木工。

理县文广新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忆,那时候他在灾区采访,看到村子里的电线杆、废墟的墙上到处贴着李海军的电话,有谁打电话,他就马上骑个烂摩托赶过去。

李海军介绍,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清晨,他就关闭了自己开的木工店,到地震灾区参与救灾。他和其他志愿者一道,来到理县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义务投工投劳,一干就是两年。

去年九寨沟地震的时候,李海军还在问理县的朋友,“只要有需要,我随时都可以过来”。“理县的群众非常淳朴,特别重情义。”事隔10年,说起在理县的日子,李海军记得清清楚楚,他说理县13个乡镇、81个行政村,他大部分去过,当年那些尘土飞扬的小路,不知道来来回回跑过多少趟。

“时间不会忘记,理县没有忘记!”理县县委宣传部介绍,李海军的事迹已被写入汶川特大地震《理县抗震救灾志》。

▲李海军受伤时的照片

他受伤消息传遍理县人的朋友圈

一天捐满20万有人问怎么捐不进了

代忠强说,看到李海军受伤的消息,突然感到心痛。

年3月21日,在老家帮人拆旧房时,李海军从10米左右高的三楼摔了下来,被倒塌的两块预制板压住。村民搬开预制板将他救出,随即送往医院抢救。

代忠强是理县上孟乡日京村支部书记,10年前,他和李海军在村里并肩参与重建。从那以后,他一直把李海军当着朋友,虽然多年未曾见面,但一直保持联系。

“所有人都很关心他”,代忠强捐了元钱,又迅速把为李海军捐款的链接转发到朋友圈,村民们也纷纷捐款,并打电话跟他了解李海军的情况。

黄宇最早得知李海军受伤,李海军受伤后,他的女朋友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