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常态文化市场监管,构建清朗文化环境。在文化市场执法监管工作中,采取巡查加抽查的方式对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和打印店进行常态监管,严厉打击擅自经营、宣扬淫秽、传播有害出版物等违法行为,规范“五项制度”、技术监管、信息登记等管理要求,落实禁止黄赌毒、不接待未成年人、扫黑除恶等经营准则。对发现的问题根据违法行为的后果和危害性,采取惩处、教育加引导和台账、清单加时限的形式分门别类加以处理,问题不解决台账不清零,始终牢牢把控着文化监管的主基调。截今为止,开展文化市场巡查17次,检查文化场所家次,配合州文化执法支队抽查文化场所3次,自行抽查36家次,整改各类问题78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7份。
二是强化扫黄打非落实,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按照县扫黄打非办的工作安排和部署,积极承担理县扫黄打非日常监管工作,采取巡查摸排和开展集中行动的方式,对全县出版物市场、网吧、娱乐场所和校园周边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检查,严密查堵各类非法出版物和网上有害信息,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和有害图书,大力扫除涉藏敏感信息、淫秽色情和封建迷信等文化垃圾,有效地维护了文化市场秩序。截今为止,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5次,清查各类场所97家次,摸排经营扑克牌、龙达、哈达、经幡点46家次,实施校园周边整治行动3次,检查流动演出单位2家、流动摊贩17家次。
三是深化旅游环境整治,擦亮旅游名县招牌。继续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和天府旅游名县工作成效,牵头实施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和参与景区质量提升等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文旅市场“奋战一百天·献礼一百年”和“迎文旅大会·购物场所专项整治”等执法行动。以构建“放心、舒心、安心”旅游环境为核心,实施旅游安全和侵害游客合法权益专项清理,立足春节、“5.1”、暑期、国庆等旅游旺季,抓好事前、事中执法检查和护航活动,全力保障旅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截止目前,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整治行动5次,各类专项整治行动7次,检查景区(点)42家次、酒店27家次、土特产品摊点家次,排除安全隐患5个,有效解决了桃坪羌寨“停车难”、“无证讲解”、“私设景点”和孟屯河谷景区“旅游会展”、“攀树”及毕棚沟庄房村“停车乱收费”、梭罗沟村“攀冰”等问题。
四是规范旅游团队运行,打造有序游览圣地。以打击黑导黑社、诱导消费、低价组团为核心,全力强化旅行社组团行为和导游执业情况执法检查,制定《旅游团队运行情况检查表》和《旅行社及导游人员检查登记表》,全链条监管旅游团队运行情况。常态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在维关公安检查卡点、朴头高速公路出口、桃坪羌寨和毕棚沟景区实施设点检查及抽查,打击非法经营旅行社行为和无证从事导游执业行为。建立省、州、县一体的信息通报制度和约谈告诫制度,适时通报个别旅行社的不法行为,警示旅行社不规范的运营操作。截今为止,检查旅游团队个、导游人,立案查处无证从事导游人员3人,责令改正不佩戴导游证行为21起,约谈告诫旅行社7家。
五是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助力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技术方案》,对相关防控措施和要求细化提炼成操作性强的指导标准,深入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机构、景区、酒店等进行宣传讲解和逐一规范。积极督促文旅行业常态疫情管控,建立《服务人员健康动态监测台账》、《场所消毒记录台账》和《外来人员登记台账》,落实扫码、验码、佩带口罩、体温检测、场所消毒等要求,及时指出存在的措施不严、管理疏忽、执行缺失等问题,实现了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全覆盖和全管理。截今为止,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检查5次、常态检查14次,检查景区(点)22家次、网吧55家次、娱乐场所47家次、打字复印店81家次、书店49家次、影院5家次,指导乡镇开展乡村酒店和民宿疫情防控2次20家、乡村旅游组织5个,整改疫情防控中的各类问题余个。
(来源:理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