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村行小而美村落酝酿又一次绽放皮皮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这是8月18日航拍的理县米亚罗镇二古溪村。该村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蔬菜种植和牦牛养殖产业,形成“一组一品”,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川报观察记者何涛徐中成肖雨杨“这里有大自然壮观的线条和美丽的颜色,大峡谷里弥漫着深蓝色和紫色的氛围……”年,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在《长江流域旅行记》中这样描写阿坝州的理县。多年后,这个被英国旅行家盛赞的地方,已然被世人熟知,游人如织、游记如潮。年,理县接待游客.9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68亿元,居阿坝州第一。米亚罗、毕棚沟、古尔沟、桃坪羌寨甘堡藏寨……这些声名大噪的景区,不仅带动理县旅游业强势崛起,也辐射周边高半山贫困村,给他们带去脱贫后再增收的新思路和新希望。8月17、18日,百县千村行的记者前往理县二古溪村、佳山村、西山村3个脱贫山村,感受这些小而美村落的新期待和新奋斗。提档:用内生动力破瓶颈小而美,指不大但有鲜明特色和个性体验的小众游览地。米亚罗镇二古溪村就是这样的典型。这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仅68户,人,虽位于米亚罗腹心地段,但离核心景区尚有距离,之前少有游客踏足。年,从米亚罗核心景区徒步来的游客发现了二古溪的桑格伯高山草甸,站在草甸上,度无死角观赏10多座连绵起伏的雪山,徒步客们将其称为“小众秘境”,网上传开,开启了二古溪村新产业。现年27岁的三朗罗尔伍从帮徒步游客背行李做起,尝到了旅游业的甜头。一开始,5公里山路赚几十元。逐渐露营游客多了,三朗联手村里4名年轻人,筹资元买了帐篷、睡袋,出租给游客。去年,5人收益近5万余元。“虽然游客还不多,但我们非常喜欢这行,能和很多有见识的游客打交道,能有更多的赚钱机会,我们都在观望学习,等待经营模式有再提升的机会。”山下,15户地灾避险户也按照统规自筹修起藏式民宿。村民麦斯甲率先营业,他经营了10间客房,专程为观红叶和准备上山的游客服务,去年仅接待游客就收入5万元。“依托观光体验游带动旅游产业链发展。”这是二古溪村近年的旅游脱贫思路,从年网上出现第一篇二古溪高山草甸的游记起,村支书王平就紧跟网络,和村民们一起极力做推广。从游人罕至,到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吃旅游饭,村上旅游业已迈出第一步,“档次不够,体验不丰富,村民经营能力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王平一口气说出目前村上面临的诸多瓶颈,“要让更多人知道二古溪,要让游客来这玩得更久更尽兴”,村上正大力挖掘高原草甸资源潜力和嘉绒农耕文化优势,创办高山草甸旅游观光型和户外体验型集体经济实体,以辐射带动其他村民发展餐饮和住宿。“我们要靠内生动力来破这个瓶颈,一旦闯过去了,又是一番天。”8月18日,理县米亚罗镇二古溪村,44岁的村民洛依在自家新居前快乐留影。年,她从山上搬到了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住进了多平米的新居,并打造成拥有10间客房的民宿,每年有近10万收入。精雕:融景融艺拉长旅游季桃坪镇佳山村的瓶颈不在游客多少,而在于如何拉长旅游季。佳山村最大的景是村民房前屋后的果树。汶川特大地震后重建,当地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全村户全部种上车厘子、苹果、李子等。与桃坪羌寨一河之隔的佳山村,与桃坪羌寨景色互补,吸引游客上山赏花摘果。村上超4成水果是游客现场下单。尤其是车厘子挂果时,村上甚至会道路拥堵,佳山村也因特色水果脱贫摘帽。上山的游客大多因车厘子而来,所以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几个月,其他时间,游客并没那么多。30岁的高磊主业种水果,“我们深深感受到旅游能带动农业,所以都让游客多来,我也在申办客栈,但游客来量不稳定,确实让我们还是有些顾虑。”对此,佳山村也有考量,村支书王朝运说,县里、村上对果树进行了立体布局:海拔米—米种甜樱桃、米—2米种青红脆李、2米以上种红富士苹果。这样,精雕出来的花果山不同海拔梯次成熟,赏花、摘果可从4、5月持续到11月。相关赏花节、采摘节等活动也在酝酿中,“以前我们都是等游客来,未来我们也要尝试举办不同海拔不同时间的赏花摘果节,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佳山村走出去”。脱贫帮扶单位文联也正协助其打造“艺术乡村”,组织来的艺术家、美院师生等绘制的墙绘,已让这个山村多了几分雅致美。跟随村上规划,高磊也有新盘算,准备今年将家里所有车厘子、苹果、李子进行品种改造,朋友介绍了省农科院的专家,“我一定要选最好品质的果树,有了好品相的果子,自然会有更多游客和买家来。”8月17日,在理县桃坪镇佳山村,当地村民正在筛选青脆李,准备装车发往广安、重庆等市场。育强:孵化出更多领头雁通化乡西山村以云景闻名,站在西山村,随处可远眺沟内变幻莫测的云海、云带、云瀑。村上引进的浮云牧场籍此成为网红打卡地。浮云牧场入驻西山村时,就与当地30户贫困户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协议,按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收购土豆、莲白、玉米、腊肉、水果等,一部分加工后提供给浮云牧场游客,一部分包装成当地特色农产品卖给游客。仅年,浮云牧场就带动当地群众销售农土特产品直接收益近85万元。浮云牧场声名鹊起,溢出的游客给当地居民带来新的增收机会。浮云牧场80%员工是当地人。围绕浮云牧场,西山村先后兴起了6家民宿。浮云牧场免费为这些民宿出修建图纸、装修建议、经营指导。当地民宿的客人还可半价进浮云牧场游玩。浮云牧场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也给村民们上了生动一课:天上的云也是资源!旅游可以这样做!30岁的黄文学带着多年在外打工积蓄,和同村好友一起投资94万元,在浮云牧场外修建了云锦酒店。2年多经营,便收回了成本。黄文学告诉记者,他和同伴有了新的计划,向浮云牧场学习,在村上再选一块地,做成新的旅游业态。“我们比外来企业更了解当地,我们也有多年经营经验,有信心做出具有地方风格的产品。黄文学和同伴已和投资方接洽,准备大干一场。一个浮云牧场已经给西山村带了大变化,再增加一个重量级的旅游产品也是村上乐见的。“我们希望村上的产品层次更丰富,能孵化出更多领头雁,带动村民增收。”西山村村支书杨树军说,旅游业给了当地农业提档升级的机会,村上将引导村民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借助浮云牧场这类旅游场所,销售西山村农户的土特产品,由龙头企业把控质量关口,设计统一的包装,开发西山村特色的旅游产品。行走在这些脱贫后的高半山村落,我们分明感觉到一股蓬勃的力量正酝酿一场新的绽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