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全景图
炎炎夏日,暑期来临,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四川籍的学生王鑫没有急于“踏上归途”。已经习惯于在校内五金数字化制造实训实习基地“学徒”的他“闲不下来”,还想“多练练技能”。年9月初,王鑫与60名同学一起从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来到永康就读。“和老家的学校相比,这里的设施设备更加齐全,实习实训的机会多了不少。”如今的王鑫,已经完全适应了在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王鑫是学院“东迁西归”项目的首批联合培养生。年以来,为推动共同富裕,扩大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规模,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系统建设,打造了“东迁西归”东西部协作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东迁”,就是通过五年制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等方式,让西部人力资源来到东部接受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使西部人力资源变为东部人才资源。“西归”,就是通过西归返乡人才服务行动,鼓励一部分学到技术的人才返回家乡就业、创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中西部学生来永康,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有助于他们实现高质量就业。”市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党政办副主任程欣荣介绍,近年来,学院全面打造“双元共育、三场共训、四能共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校企双元育人,创新设立“技术难题攻关、新品研制试验、技能人才训练”三大功能场,着力培养能操作、能设计、能创新、能协作的“四能型”高技能人才,并通过校企融合,打通产业工人“才富双收”的成长通道,把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成为助推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
“东迁西归”的目标是助力更多中西部学生来永康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永康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稳定的高素质技工资源的同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该校副校长夏其明告诉记者,目前,学院已与云南、贵州、四川、安徽、江西等5省职业院校联合办学。今后,学院还将与更多的中西部职业院校合作,以永康课程体系开展联合培养,打通技能型人才上升通道,5年内力争将合作规模扩大到每年培养全日制学生至人。
如今,“东西协作”之花,在各方用心浇灌下美丽绽放,涌现出一批反哺家乡的学生:云南镇雄籍学生周冰,毕业后回云南自主创业,主营五金产品,目前公司年产值近万元;四川阿坝州理县籍学生孟钢,毕业后回到家乡的理县文化旅游公司负责旅游推广工作,同时还开始自主创业;已经毕业的云南籍学生刘承京,一边在企业上班,一边还在学校实训基地忙碌着,他把社会上学到的和课本里的知识结合起来,以“实训老师”的身份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弟学妹。
“我们鼓励学生毕业后先留在永康就业、创业,等成就自己后再西归发展反哺家乡,我们也会对此提供必要的帮助。”夏其明说,目前,学院正积极与西部多家企业对接,计划每年根据这些企业紧缺的技能人才需求,定向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
“今后,在‘东迁西归’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这些企业将成为我们的重点合作对象,以此带动更多的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促进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助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夏其明说。
——共富小故事——从同学到夫妻创业路上携手前行“我和妻子都是年从学校毕业的。当时,电子商务专业刚开设两年,如今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好了。”谈及在市职技校的学习经历,肖伟直言,这是他们进入社会后的一笔宝贵财富。
开启创业之路的周利和肖伟
从学校毕业之后,肖伟和妻子周利入职过多家公司。最终,夫妻俩决定用所学到的知识开启创业之路。现在,夫妻俩共同经营一家售卖家居类、日用百货类产品的网店,今年是他们创业的第五年。
“当年,学校安排我们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我就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再加上永康生产的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十分齐全,可供选择的商品也多,所以我们决定留在永康,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我们的理想。”肖伟说。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目前,他们在拼多多、淘宝经营的网店均有不错的销量,月收入稳定在3万元至5万元之间。下一步,他们打算继续增设产品类目,扩大经营范围,为更多有需要的学弟学妹实习、就业提供机会。
在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的培育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拥有稳定的收入,逐步迈向共富之路。
——共富数字化——“云上五金职校”推动“订单式”精准培养“目前,我们学院开设了一个‘云上五金职校’平台,融合了招生、培训、线上教学等多种功能。”夏其明介绍。
乘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学院的“云上五金职校”平台,围绕信息感知一网汇聚、平台招生一窗通办、互动培养一图智画、留才就业一码通城、西归发展一档跟踪“五个一”开发设置了五个子场景,实现自主感知行业企业用工缺口需求,利用数字化手段,破除东西部联合办学的空间壁垒。
“通过同步课堂和远程技能交互式教学,东西部之间可以实现同步教学、车间实训、顶岗实习等功能。”夏其明说,“1+1+N”的网上实操培训平台,依托一条新型智能制造流水线,一个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践中心,N个线下实践平台,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西部就可以熟悉东部的新型设备,来到永康就业之后就可熟练上岗,大大缩短了实训时间,提升了人才培养效率。
学院还根据创新专业动态调整教学机制,通过线上抓取+线下调查,分析对比我市每家企业以及不同行业用工需求、技能人才就业创业变化趋势,实行大数据分析研判,推算我市企业3年至5年内的用工需求,以推动“订单式”精准培养,努力实现“东西平台招生+协作互动培养+就业发展西归”这一目标。
——共富新征程——“东迁西归”模式培养技能人才近年来,学院围绕“东迁西归”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数字化改革破题,实现“东西平台招生+协作互动培养+就业发展西归”,打造东西部协作技能人才培养,以东西部协作推动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了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下一步,该校计划每年培训名至名技能人才,进一步优化永康产业结构,让更多技能人才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领头雁”。
来源:永康五金技师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