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村寨的变化让网络名人感慨特色开辟振兴

01:04

封面新闻记者王攀

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坪头村,阿坝州理县甘堡乡甘堡村,一个羌寨,一个藏寨,风格相异,却殊途同归。这两个村寨,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曾严重损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却选择了同一条道路——乡村特色旅游。

4月1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网络名人走进天府之国”考察活动进入第四天。15名网络大v走进阿坝州的两个村寨,实地考察它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

4月的坪头村,掩映在繁花之中。今年50岁的村民李福英从海棠花的门廊里走了出来,门廊的后面,是她和丈夫从年开始便经营的民宿。在那之前,村里对震后的坪头村进行了统一规划,重建时沿袭了羌族“依山居止”的传统建筑风格。

根据这一特点和羌族独特的文化,村里选择了特色乡村旅游发展道路。在此之前,村里也广泛征求了村民的意见。“我肯定愿意呀,总比在外面打工强。”李福英回忆。

现在的坪头村,像李福英一样既是民宿老板,又是农民的,超过了80%。坪头村村主任余崇恩说,相比发展乡村旅游前,现在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两万多元,翻了一番多。

而甘堡村早在年时,就依托丰富的出产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开启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之路。然而,汶川大地震却让这个藏寨严重损毁。“原址重建、修新如旧”后,这个村寨很快又走上了乡村特色旅游发展之路。

目前,这个村寨的户人中,已有近户直接参与旅游接待。当地一名负责人介绍,除旅游接待外,当地村民还种有莴笋等无公害蔬菜,以及甜樱桃、青脆李等特色水果,在为游客提供绿色生态食材的同时,也能通过对外销售实现收入。如今,村寨的回头客很多,不少游客少则住一周,多则住一个月。

让人惊喜的是,像坪头村一样,甘堡村的一些年轻人也回来了。多吉在村寨里开了自己的超市,水果成熟的时节,他又变身为一名电商,将家乡的水果通过网络卖出去。

网络名人“巅峰倦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