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撰文丨罗同勋
理县下孟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下孟小学地处风景秀丽的孟屯河谷,举目可见雪山、湖泊、峡谷、森林、溪流……优美的自然环境滋养出纯朴的民风,闭塞的环境也使生长在这里的孩子普遍比较胆怯,羞于表达自我。
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成本”较低的形式——阅读,来创设一个环境,让乡村孩子能够从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书香校园的环境熏陶,让学生形成清晰、自由、开放的精神品格,通过书香家庭的推动,让读书的声音像村寨里的袅袅炊烟,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
01
除了眼前的雪山
还有诗和远方
建设小而美的乡村学校,优美的环境是其天然的优势,但美的学校更体现在其内涵。那么如何办一所真正美丽的乡村学校?
年,下孟小学加入四川省乡村学校振兴联盟,在专家陆枋的指导下开始打造书香校园。那一年,恰逢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学校以此为契机在全校开展了“说好普通话,我为你读诗”主题活动,全体学生和语文教师利用升旗仪式、课间操的时间,为全校师生诵读诗歌。
一段时间后,读诗成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就连学生的日常交谈中,都会冒出一两句诗,读诗一下子在学校“火了”。接着,学校建立起了“课前微吟诵、课间齐诵读、晨起大声读、国学室开放阅读”的常态阅读制度。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以“读书是最美的姿态”“共享读书之乐,共建书香下孟”为主题的诵读、演讲比赛活动,每期开学典礼中的“我和书声有个约定”“风景这边读好”“相约好书牵手美文”等。
在重大的节日和纪念日里,学校也会不失时机地在阅读上做文章,如三八节的“知性武装,远胜红装”,如文明月的“吟诗礼赞”,如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小的我们,大大的梦想”演讲比赛。此外,学校每学期举办“读书故事汇”“好书推荐会”“读书小报展评”,创作阅读手抄报、黑板报等活动。
悦读
为了让读书的氛围能够长久地持续,学校为“阅读”单独列出一套评价体系,实行动态评选与常规考级相结合。动态评选从“阅读小明星”到“书香班级”再到“书香家庭”,不仅让师生卷入阅读当中,也把家长卷进来;常规考级由每个班的语文老师组织,从入门级、标准级、新秀级、明星级到巨星级,每个级别设置相应的要求。
近年来,学校的阅读氛围越来越热烈,各种阅读活动也在升级迭代。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阅读材料,学校举办了图书漂流活动,让学校现有的图书和孩子们自己的图书漂流起来,大家不但能共享阅读资源,还能一起探讨问题,享受阅读带来的更多乐趣。另外,语文组老师给孩子们定制个性化的推荐书单,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从每个班反映的情况来看,家长都非常支持,并积极给孩子选购图书。
在图书漂流活动中学校设计了“图书漂流卡”“亲子共读卡”“读书推荐卡”,记下漂流的痕迹和心得,也记下亲子共读的阅读体会。同时,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指导家长、孩子共同制订家庭读书计划,与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读书方法,分享读书心得。学校还把家长读本发给孩子,周末带回家让爸爸妈妈看,然后再带回学校,每两周流动一次,使家长读本也漂流起来。
一位学生曾在读书推荐卡上这样写道:“书里的世界除了高山和蓝天,还有大海、沙漠、城市、高楼。”我们很庆幸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借助现有的资源,用最低的“成本”为孩子的发展创设了一个阅读环境,让他们在书香的浸润中敞开自我,使他们能够积蓄足够的力量,向着心灵的深处发展。
向着心灵深处
02
除了屋顶的炊烟
还有屋里的读书声
无论是古代的私塾,还是现在的乡村学校,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对乡村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对乡风乡民起一个连接作用?阅读应该是一个桥梁。
阅读的受众不应该只是学生,还应该扩展到家庭、村寨。于是,学校根据现有的师资和学生家庭环境等实际情况,开始家长阅读的探索。这个过程,我们始终秉承一种追求:把乡村学校家长读书班办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里,办进老百姓的心坎里。从书香校园到书香家庭,从亲子阅读到亲情陪伴,让阅读成为家校共育的桥梁,让阅读成为连接亲情的纽带,用阅读促进乡村家长的自我教育,用教育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灯。
首先是培育“碎片行动”的塔基,引导建立家庭书架,充实书籍。家长会上得知学校鼓励建家庭书架的想法,家长纷纷表示赞同,学生扎宏霞的妈妈说:“创建家庭书架刚好也符合家长的心声,我们很快给孩子布置了一块属于她的小天地。”有了家庭书架后,学生和家长就有买书的意识了。以前,家长去城里,给孩子购买吃的、玩的,现在去了都会想到给孩子购书、买学习资料。
书架建好了,接下来就是指导家长从陪伴阅读到亲子共读。学校利用家长会给家长们建议,比如,家长和孩子共同制订读书计划;亲子共读每周至少保证两个小时,不明白的也可以请教孩子或共同讨论等,还可以适当做亲子共读记录卡。
经过一个假期,全校当时的名学生,有名学生的家庭书架建立起来了。春季开学后,老师们用了两个月时间陆续做了调查、家访和指导,除了一个特殊家庭外,全校名学生家庭书架都建成了。书架上摆上了旧的、新的书籍,学生拥有了自己的读书小房间,再也不用趴在饭桌上,或是趴在院坝里读书写作业了。学校为这个家庭颁发“书香家庭”的证书。家庭书架的建立,不仅让孩子有了阅读自觉性和更多的阅读机会,也让一些父母有了阅读的行为。目前,我们把该项活动辐射到了附属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真正做到了生生有家庭书架。
其次是构建“种子行动”的塔身,选拔培养家长读书班成员成为种子选手,带动实现班班有“家长读书班”,班班有“家长读书故事汇”。
成立家长读书班,先从每个班选出阅读方面优秀的家长,引导优秀家长成为种子选手,带动实现班班有家长读书班;举办家长读书故事汇,交流分享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故事,以此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家长;评选“书香家庭”,每学期,根据家庭申请、老师走访、学生阅读情况等方面进行“书香家庭”评选并授予荣誉牌;开展家庭图书漂流,家长阅读的书籍,通过学生的手传递到另一个家庭,慢慢做到让家长自觉传递阅读书籍。
自年首批11位家长报名到现在,已有47位家长成为家长读书班学员。读书班于春季和秋季举办两次分享交流活动。家长分享完毕,孩子都会跑上前去,送上一杯咖啡,给父母一个拥抱。学校也为家长们颁发“讲者证”“家长读书班学员证”,并送上由校长亲笔签名的书。从第一期的“如何创建家庭书架”,到第二期的“家庭读书氛围需要家长来带动”,再到第三期“相约好书牵手美文”,家长读书班渐渐改变着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言行举止。
最后是形成“钻头行动”塔尖,培育家长读书班村寨志愿者,让家长影响家长、家庭影响家庭,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乡村学校的书香会让一个个家庭慢慢长出教育的智慧。年秋季学期,我们举办了“共享读书之乐,共建书香下孟”村寨读书班,在下孟乡嘉康村村民活动中心开展。
接下来,学校准备在村寨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在村民劳动时的田间地头,闲暇时的聊天中推介适用读本,如生猪养殖、牛羊圈养方法、果树修剪、蔬菜病虫防御、书信写作等,让家长读书班的志愿者带头,动员乡民拾起书本,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形成读书的好风尚,让雪山下的美丽村寨不仅炊烟袅袅,而且书声阵阵。
村寨书声
撰文丨罗同勋
图片丨理县下孟小学
编辑丨赵敏
校对丨彭之梅
来源丨《四川教育》年第4期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