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传媒·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30日讯(记者夏婉琳实习生陈艺允张曙蕾)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27日在成都开幕。王晓晖代表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中,共同富裕是关键词之一。
报告指出,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四川要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持续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理县的发展蒸蒸日上。”在聆听完报告后,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阿坝州理县县委书记金天强接受了记者采访,他颇为自豪地谈起理县在持续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截止年底,理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较年分别增长了8.46%和10.69%。
“一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金天强告诉记者,这几年理县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围绕职业技能、劳务品牌和返乡创业等重点,扎实开展培训,年共培训人次。同时开发劳动保障协理员、生态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个,其中包含名已脱贫劳动力。并在年春风行动送岗下乡活动和民营企业现场招聘会中,提供余个空岗职位,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19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百姓增收致富。省党代会报告为持续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明确了方向,确定了路径,更坚定了金天强带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金天强说,下一步,理县将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积极打造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样板。
省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上,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此,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阿坝州红原县委书记杨文松颇有感触,“报告非常鼓舞人心,红原县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区于一体的欠发达地区,我们要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尽可能地让高原牧区的老百姓享受到平等、优质的生活条件。”
记者了解到,红原县正走在不断探索的路上,逐年提高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也在逐步扩面提质,同时设立“爱·红原”社会救助基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创新推广“星级评定”“金牦牛”“吉祥三保”等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持续推广“党建引领、三治联动、精准服务”治理模式,以此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杨文松表示,红原县将贯彻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国家重点帮扶县的政策,做好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杨文松建议规划先行,突出产业,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落实‘双减’政策,补齐薄弱学校教学短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阿坝州茂县土门中学校长孙国双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了科学部署,作为教育工作者,她备受鼓舞。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过去五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孙国双深有感触。在她看来,教育关键在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就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才能为社会服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党代表,我将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为四川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未来五年,孙国双建议要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下足功夫,以课堂设置、课堂研究为抓手,努力提高课堂的“45分钟质量”,除对学生进行“五育并举”教学之外,对师资队伍也要做好培训工作。
(责任编辑:高原)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248.html